各学院(部):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第六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教办高〔2025〕90 号)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现组织开展第六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实验教学组比赛校内选拔赛,通知如下:
一、大赛宗旨
实验教学赛道以“树牢安全意识、强化安全能力、营造安全文化、提升安全素养”为主线,重点考察教师如何将安全规范深度融入实验教学环节,培育师生“安全第一”的底线思维。
二、组织机构
本次大赛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实验教学组由河南省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服务中心、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执行承办。
三、参赛对象
实验教学组参赛对象要求普通本科高校(含军队院校)在职教师,主讲教师近 5 年须对所参赛的本科实验课程讲授 2 轮及以上(已获得上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省赛一等奖及以上的主讲教师不能再次参赛)。
四、赛程安排
大赛分为学校初赛、省级复赛、省级决赛三个阶段。根据学校安排预计9月份开展学校初赛,比赛过程分为学院初赛、校级决赛两个阶段。
(一)学院初赛
初赛由各学院(部)组织实施,自行决定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要采取措施鼓励推动全体教师特别是高级职称教师、高层次人才积极参加比赛。
(二)校级决赛
决赛由学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组织实施。在学院初赛基础上,实行限额申报,各学院按限额择优推荐(附件 1)。校级决赛主要分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和提问交流2个环节。
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参赛教师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进行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全面说明整门课程的设计思路,系统阐述实验教学在理念、方法、技术或内容上的创新举措,重点突出安全设计(如安全教育、风险评估、防护改进等),时间10分钟。
提问交流。评审专家依据参赛教师的汇报情况进行提问交流,时间5分钟。
五、奖项设置
校级比赛按校赛参赛教师(团队)数的 10%、25%、35%左右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学校将对校赛获奖个人(团队)发文表彰,并从获奖教师中择优推荐参加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六、材料报送
(一)纸质材料
1.申报书(1式1份)。具体样式见附件2,提交后原则上不得修改。
2.实验教学创新成果报告(1式1份)。实验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举措、过程与成效。报告需紧扣教学痛点,系统阐述实验教学在理念、方法、技术或内容上的创新举措,重点突出安全设计(如安全教育、风险评估、防护改进等),报告要求逻辑清晰、数据真实,体现独创性和应用价值。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 4000 字左右为宜。教学创新成果的支撑材料及目录详见附件3。
3.实验教学课堂实录视频的相关材料。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中 1 学时的完整实验教学实录,具体要求详见附件4,视频提交电子版即可。实录视频配套相关材料需提交纸质版(1式1份),其中包括:参赛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其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
4.其他证明材料(1式1份)。参赛课程需提供教务系统中课程已完成学期的开设信息(包含课表、排课班次、人数、地点等信息截图),参赛课程名称须与教务系统中显示情况一致。
5.学院初赛名单(附件5)和学院推荐汇总表(附件6),各1式1份。
(二)电子材料
申报书、学院初赛名单、学院推荐汇总表、实验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及证明材料、实验教学课堂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教学大纲、教案等),使用U盘报送,内容应与纸质材料一致。
报送截止时间:2025年9月15日
地 址:02实验楼B座103室
七、其他事项
(一)各学院要严格审查参赛教师(团队)资格。有以下情形者不得参赛:有学术不端或者师德失范行为的;在政治、学习、科研和生活等方面有违法、违规、违纪情况的。
(二)参赛教师(团队)应保证参赛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教师(团队)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三)涉密课程应做脱密处理后参赛,如无法脱密不建议参赛。
联系人:华康民 联系电话:61912206